随着干部、教师轮岗的逐步深入,校长的轮岗也成为每年人事变动的一种常态。对于新任或新调入一所学校的校长来说,如何尽快融入学校环境、开展工作?“一二三四”便是我给新任校长的建议。 一个定位:拒绝“照搬老办法”。 学校不同,校风、学风也会有所不同,教师教研、家校合育等工作也会略显差异,因此切忌“拿来主义”。 但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是相通的,要有效依靠办学理念的引领及已有经验的积淀,既基于“双新”“双减”的要求,又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聚焦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要素,认知不变,准确识变,创新求变,以教育之美厚植学生出彩人生。 两个保障:治理文化保障与家校合育文化保障。 管理就是为了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天在教室里面对学生的不是我们,而是学校的每位教师。校长的职责是通过作用于教师的成长,从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建构诚挚温暖、引领服务的治理文化,实施有温度的管理,做有温度的教育,应是管理者的不懈追求。 “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建立和谐的家校育人共同体,是新任校长的一个抓手。学校与家庭首先应该是合作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担负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使命;其次,学校与家庭应该具有指导关系,学校有指导服务家长的权利和义务,这也是学校专业性的职责所在;再次,学校与家庭还应该具有参与关系,家长有权参与与自己孩子相关的学校教育活动,所以学校要开放,要适时邀请家长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开设特色课程;邀请家长参观食堂操作环境,了解进货渠道,与学生共进午餐;邀请家长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学校的特色活动……成就一个孩子,是教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条路径:学习、思考与实践。 勤于学习。新时代的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以校长首先要学习相关的教育政策等。其次,要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阅读让我们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审视学校的发展。再次,深度参与培训,为校长专业化助力。比如,参加新任校长书记培训、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校长课程领导力等专项培训。且学且思且行,通过不断内化逐步渗透到学校管理中。 善于思考。我们在哪儿?我们要去哪儿?我们怎样到那儿?要经常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只有想明白了,才能带着大家一起干明白;只有方向对了,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只有策略方法对了,才可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因教师而发展,如何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怎样的课程滋润,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阳光的底色,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如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及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诸多问题,校长必须理智思考,并结合教育的大趋势与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本土化”规划。 躬于实践。校长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可小觑。校长要带着自身学科教学的职业含金量,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与教师共同讨论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解决真困惑,拿出实办法。 四个抓手:教师、课程、课堂、课题。 这四个维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融的关系。 教师:校长自始至终应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学生也很难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因此,要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搭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引领教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课程:在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与育人目标,创造性地开设由国家课程衍生出的校本课程,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课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主要场域,关注学生学习的本质,关注真学习的发生,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要从多个维度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助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真问题,而课题研究恰恰是解决这些真问题的“金钥匙”。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专题培训、骨干教师带头示范、召开校内课题推进会等方式营造研究氛围,为学校的发展插上科研的翅膀。 我想,新任校长如果能做好上述的“一二三四”,就会彰显校长的领导力,也能提升学校的办学效果。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育翔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