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大学美育教学的创新与举措
刘卫卫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美育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大学美育教学存在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为提升教学效果,创新美育教学活动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跨学科融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学美育课堂逐渐朝着互动性强、体验丰富的方向发展。美育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传递,而是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跨文化交流和设计思维培养,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新能力。而推动美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是高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的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美育课程通常安排在公共课时段,学生往往以完成学分为目标,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如在一些大学的艺术鉴赏课上,教师主要通过幻灯片展示艺术作品,学生仅限于听讲和记笔记,缺少与艺术作品的深度互动和讨论,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果不理想。虽然美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由于形式单一、忽视了艺术实践与创造性的结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这使得课程内容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美育课也时常被学生视为“必修的可有可无”。

    美育课程内容更新滞后,无法满足多元需求。美育课程内容的滞后问题在高校较为普遍,尤其在面对当代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时,传统课程难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某些大学的美育课程仍以西方古典艺术为主,忽略了现代艺术、数字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融入,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艺术形式的了解与学习需求。以中国传统艺术课程为例,虽然强调国画、书法等传统技艺的欣赏和理解,但对当代设计艺术、动画以及装置艺术等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此外,由于美育课程通常没有专门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真正融入创作情境。课程内容的滞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制约学生艺术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表达的提升。

    创新大学美育教学的有效举措

    推动多样化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某高校在美育课程中引入跨学科艺术工作坊,结合视觉艺术与数字媒体,学生在课堂上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课堂氛围充满活力,激发了创意潜能。此外,有些艺术学院定期举办艺术节和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创造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化对艺术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艺术实践环节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逐渐取代了传统课堂中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形成了更为全面和动态的学习体验。

    跨学科融合应用信息技术,拓宽美育教学边界。通过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合作,部分高校美育教学成功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艺术学习体验。通过VR设备,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艺术作品,打破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提升对艺术史的理解与感知。如某大学开设的“数字艺术与文化”课程,因其创新性和互动性成为广受欢迎的课程,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课程内容不仅涵盖数字艺术的基本理论,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提供美术馆数字化馆藏的随时访问,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深度探索,与全球艺术文化接轨,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丰富而有趣的艺术教育环境,激发了他们的创意与想象力。

    未来如何优化与提升大学美育教学

    为提升大学美育教学效果,我认为要做以下改进。

    首先,建立动态更新的教学体系,积极回应社会与学生需求。许多高校已引入地方戏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数字艺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部分高校将新兴艺术形式融入课程,开设数字艺术设计和交互艺术体验等创新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的最新趋势。

    其次,强化师资培训与课程评估至关重要。一些高校已制订定期师资培训计划,如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际艺术教育论坛,学习前沿教学理念与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建立课程评估反馈机制尤为关键。通过每学期的学生问卷调查和课程评审,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如某大学通过分析学生对艺术实践课程的反馈,进一步优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外艺术活动的比重。

    综上,大学美育教学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跨学科融合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创新举措,提升课堂互动性与参与度,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并通过动态更新课程体系及强化师资培训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艺术实践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拓宽了美育教学边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这些改革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