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事实告诉我们,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爱阅读的学生。 在我还是湖北省荆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时,就非常重视教师阅读素养的培养。按照“荆州市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小组”的要求,我让每位入室成员每年要完成10万字的读书笔记。1996年,尹庆华成为我的弟子,当年的她不仅是一位热爱读书的小老师,每年按照要求手抄笔录写读书笔记,同时还是一位引领学生开展整本书课外阅读实验研究的先行者。 尹庆华秉持“悦读润心,培根育魂”的教育理念,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领域开展实验研究,孜孜不倦近30年。我很欣喜地看到了她的不断成长,也见证了她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几次重要的迭代升级。 2014年,尹庆华的整本书阅读“名著导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为她的专著《名著悦读——初中名著导读创新教学设计》写了序。她的名著导读教学研究从实践出发,以“名著悦读”为教学目的,从教师如何“导”名著为突破口,为让学生喜欢阅读、亲近经典提供了教师层面“导读”的可操作性经验。 2021年,我又为尹庆华的专著《名著这样导:心理学视域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作序,这一次她从实践研究到理论求索,将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微观的实证研究结合,打通了整本书阅读上位理论与下位操作之间的衔接,从心理学原理中找寻解决学生整本书阅读障碍的途径,提炼出情绪导读策略、同化策略、多重编码策略、阅读图式策略等高效的名著导读策略和阅读图式文类体系,建构了教师“导”名著的“四步导读法”教学范式与学生读“名著”的阅读心理循环系统范式。 从教师视野的“名著导读”到学生视野的“名著悦读”迭代升级,尹庆华的行动研究从源头上解决了学生的阅读障碍问题,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内驱力。 2022年,尹庆华又出版了三本“整本书阅读课程化”专著,这次迭代升级打通了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衔接,从理论研究再回到实践,开启了跨学段、跨学科、跨区域的实践研究,建构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课程化实施”路径,创新了“整本书悦读润心教学体系”的课程化实施范式。 2024年,尹庆华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再次迭代升级,成功完成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的三本专著——《读创共生:整本书悦读课程设计》(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让人耳目一新。 此套与2024版统编新教材配套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丛书有如下特点。 第一,全套丛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作者将前期理论研究中的心理学导读策略,运用于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的全过程。例如,该书继承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读前导”的传统,运用心理学情绪原理、同化原理等设计“读前导”活动,新颖实用,能够帮助克服学生的阅读障碍,激发学生“一睹为快”的阅读兴趣。 第二,该套丛书“读前导”“读中导”“读后悦读考级”“读书会分享”整本书课程化实施一体化设计,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第三,读创共生,悦读润心,全程育人。丛书改革了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阅读输入”模式,重视阅读输出。“读前导”“读中导”“读书会”,整本书阅读全流程都将阅读输入与创作输出结合,特别是创新“读书会”的任务群活动设计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审辩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等语文核心素养。 第四,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操作体系,将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结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思维,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此套丛书力求遵循语文教育改革精神,落实“学习任务群”新理念,整本书阅读输入与创作输出一体化设计,较好地阐释了阅读与写作的交互作用,充分注意到阅读与育人的密切关系。“读创共生”,读创结合是手段,学生获得终身成长才是目的。 (作者系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教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