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家长群”,主要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学校或班级为了管理服务需要统一组建,另一种则是由家长自由组建。学校统一组建的“家长群”因为人数众多,加上班主任或其他教师也在其中,家长在群中大多谨言慎议。自由组建的“家长群”则不然,其规模大小不一、成员关系相对紧密、信息交汇相对自由,因此群成员大多畅所欲言,能够表达真实的想法。本文关注的便是这类自由组建的“家长群”。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家长群”自然逃离不了群分的构建逻辑。这种逻辑往往以学生为中心,以家长为纽带。譬如,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家长的熟识程度或职业关联、孩子的爱好志趣等,拥有共同学习经历也是“家长群”组建的逻辑之一。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的家长,我先后加入过孩子的“小学QQ群”“初中微信群”“高中微信群”,也因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要加入过不同的“家长群”,如今这些“家长群”不少已成为“僵尸群”,偶有家长“冒泡”,回应者也寥寥。反观当年群内话题不断、热闹非凡的场景,令人深思。 记忆中的“家长群”热议话题不断,关于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专注力提升等信息交流,关于孩子情感变化、情绪控制、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话题探讨,关于饮食起居、尊亲孝老、亲子关系等生活问题沟通。话题虽杂,但始终离不开一条主线,特别是随着孩子年级增长和学段提升,讨论的话题也越趋“成绩化”,至于孩子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品格锤炼、情感塑造、责任培养,都是分数的附属。 分数与能力,成人与成才,过程与结果,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现实中对这三个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歇,折射出教育观的不同,也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的根本问题。大众的教育观认同能力优于分数,许多家长心中也有“正确”答案,现实中却成为“唯分数”的拥护者。“家长群”的冷热变化是家长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忘根本的教育观的体现。 毋庸置疑,基础教育为个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人们也认同这一点,但忽略了培养行为规范、传递正确价值观也很重要。这在孩子进入高校、面临学业和工作的选择时就会凸显。 据观察,高中家长群后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好像在静悄悄地进行自我纠偏。在孩子大一、大二时,“家长群”最热闹的是寒暑假,家长的注意力不在于孩子能力提升,而是言行举止的改变。到了孩子大三,当一些基础教育阶段成绩优秀的孩子没有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另一些当年成绩平平者“逆袭”获得推免资格,此时“家长群”也会出现短暂的热闹,热议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到了大四,有的孩子选择就业,有的孩子选择深造,“家长群”理应再现热闹场景,实际上却是一片沉寂。孩子的选择家长关心却不敢过问也不敢与他人分享,内心十分纠结。 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透视了家长教育观的转变——从关注孩子成绩到关注生存,从关注生存到关注生活,从关注生活到关注活得自恰,家长更期待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和生活,不紧不慢,有自己的目标。当我们从“结果”看过程、从“结尾”看开始,或许能更清楚地看到理想教育的样子,以及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方式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 (作者系安徽省宁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宁国市教育体育局原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