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初级中学
跨学科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冯 颖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跨学科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跨学科视角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促进他们对历史、文化及情感的深刻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探讨古诗词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因此,本文将讨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如何在跨学科视角下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

    古诗词与音乐学科的巧妙勾连。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诵读是理解诗歌的基础,通过吟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更能感受其中传达的情感力量,从而更好地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将吟诵与音乐结合,可以为学生打造更为立体、丰富的学习体验。古诗词中的韵律美与音乐的节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吟诵中领略古典文学的灵秀与优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他们不仅是在学习古诗词,更是在汲取文化养分,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行路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进行跨学科学习,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选取与诗歌主题相契合的音乐作品,通过播放古筝或笛子等悠扬曲调营造《行路难》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静心聆听时思考诗中的意象与情感。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行路难》的内容与相关音乐元素结合进行创作,如组织一场“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配乐朗诵。在朗诵中,学生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增强朗诵时传达的情感力量。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诗歌韵律的敏感度和节奏感。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行路难》中的意象,如“长风破浪”的壮志和“砥砺前行”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经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讨论其展现出的奋斗精神。这样的对比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认识到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共通性。

    古诗词与美术学科的巧妙勾连。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美术元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的整合课《诗意破局,人生突围》为例,教师通过开展“手作古风书签”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感受诗词的魅力。

    在书签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李白、苏轼等诗人的经典诗词作为设计灵感。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如何美化书签的外观,还能通过书写金句感悟其中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激励自我追求卓越的目的。此类跨学科活动使学生从文学走向美术,拓宽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表达相关信息。例如,学生可以时间轴为抓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分别展示李白和苏轼穿越历史长河所经历的丰富人生,让原本枯燥的信息转化为一幅幅色彩斑斓、生动有趣的画面,也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得以丰富思想,观察与思考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每个诗人的理解与想表达的情感用生动直观的图形呈现出来,这种创造性表达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

    古诗词和其他学科的巧妙勾连。古人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在生物、地理等领域展现了他们对于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例如,《醉翁亭记》中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也揭示了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特征。通过描写树木的高低错落和鸟鸣声在空间的变化,古人向读者展示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复杂而和谐的关系。《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更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反映了苔藓植物生长所需的湿润阴凉环境。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简陋居室的环境特征,还让读者了解到苔藓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适应性。这些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植物生态的重要信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提到的“孤山”“孤山寺”“贾亭”“白沙堤”等地理名称,则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与地理联系的大门。这些地名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背景,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因此,学生通过多学科交叉学习可以极大丰富自身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生物与地理知识,例如树木分层结构、苔藓植物生态特性以及杭州历史地理资料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联想自然现象与文化内涵,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在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提升鉴赏能力。未来,教师对于跨学科教学方法的持续探索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人生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