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广西钦州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课堂传来阵阵欢笑。该校心理教师白静以“新年大吉”互动游戏开启《新学期 心动力》主题课程,通过“SWTC”情绪调节法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挑战。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正是钦州市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钦州市以“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守护”为目标,扎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落实、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协同机制,为全市70余万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创新课程,守好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心理课教会我用积极心态迎接挑战。”钦州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学生李厚标曾因身材肥胖而自卑,在心理教师的鼓励下他成功减重30斤,并成为班级体育委员。在钦州,像李厚标经历“自卑”到“自信”蝶变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得益于钦州市牢牢抓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主阵地,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
“钦州市各县区、各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贴近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模块教学。”钦州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东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钦州市各校普遍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心理课参与度和兴趣。此外,钦州市还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情绪管理方面的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同时钦州市各中小学积极创建支持性校园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强化师资,建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
钦州市目前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5481人,其中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持证者198人,406人获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认证。全市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率达100%,每学期每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少于9课时,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钦州市不断建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努力。一方面,钦州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不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心理咨询技术、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钦州市依托名师工作室,带动更多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目前,钦州市已建立多个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通过教研活动、经验分享、课题研究等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外,钦州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导活动,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研互动活动和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培育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通过开展“送教下乡”、教学视导、比赛观摩等活动,教师不仅提升了专业水平,还将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到农村学校,促进了城乡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不断建强心理健康教师的过程中,钦州市涌现出钦州市外国语学校、钦州二中、钦州四中等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如在钦州市外国语学校校长、心理健康正高级教师李达通的引领下,该校探索出“涟漪型融合共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5年帮助上千名学生化解心理困惑。
多方联动,画好心理健康教育“同心圆”
“活动系统专业,社群交流也热闹,让我学会了很多引导孩子的方法。”采访中,不少家长向记者表示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收获颇多。
“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守护学生身心安全。”徐东介绍,近年来钦州市遴选了68名市级家庭教育指导员,孵化了近500名县级家庭教育指导者,组建了1200多人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共开展4876场家庭教育讲座,同时建立家长互助成长网络社群,开展“千名万场”家校共育活动,惠及110万余名家长。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早发现、早干预。为此,钦州市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在每学期开学初、考试前后等关键节点,各校通过心理测评系统、日常观察、班主任访谈等方式,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排查。对排查出疑似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会及时联系家长,动员学生转介至专科医院就诊,做到“早识别、早预防、早干预”。同时各校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跟踪辅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目前,钦州市已经建成有规划、有标准、有督导、有反馈的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工作机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展望未来,钦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赖廷耀说,未来钦州市将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打造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