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且读且思
当“整本书阅读”遇上十二年一贯制
王 颖

    在提倡建设书香校园、落实“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今天,我校学生阅读仍存在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缺乏良好读书习惯和持续专注、深度阅读不够,以及教师阅读指导方法单一、阅读课程设计统整性缺失、各学段整本书阅读未能构建成连贯课程体系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结合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点走出整本书阅读实施的无序化、跨学段贯通体系缺失的困境,成为我们思考的突破口和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针对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主题任务、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序列化推进阅读进程、设计结构化且进阶性的跨学段主题式整本书阅读课程,是走出整本书阅读困境、构建学校跨学段贯通课程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一环。

    2019年9月,学校小初学段针对《西游记》《海底两万里》进行了读书分享汇报,尝试开发“跨学段主题式整本书阅读”课程,确定了“营造书香校园,培育书韵少年”总目标,确立了“主题引领、学段进阶、项目驱动、小初高情境/任务/活动一体化、评价分层”的课程要素,构建了包含4大主题、12个子主题、34本图书和48个驱动任务的顶层框架,每个大主题下设3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对应3本(或若干)分别适合小学、初中、高中的书籍。

    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精心设计项目式阅读活动,进行了两轮深度优化:第一轮聚焦同学段连贯性,确保任务驱动下子主题特色的凸显和学段特点;第二轮侧重子主题内部进阶发展,实现同子主题下3本书的进阶与深化,使驱动任务呈现清晰梯度。学校先在每年级选班实施,通过多元评估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后,逐步推广至全校三大学段12个年级,建立全校阅读交流平台,之后与集团校合作实践、共享优化,选2所学校为区域示范,带动更多学校参与,形成区域性阅读教育生态。

    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学校构建了跨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主题式整本书阅读贯通体系,围绕四大核心主题展开:“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伴我成长”“追随英雄足迹,致敬革命精神”“叩启想象大门,拓展想象空间”“千年乡土情深,传承中国根脉”。在四大主题下,学校精心设计了“阅读伴我成长”“卓越女性绽放”“挫折迸发力量”等12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都紧密关联学生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旨在通过不同维度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主题阅读方面,小初高学段分别精选了《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卫·科波菲尔》等著作,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滋养心灵,促进个人成长,提升阅读理解力与创造性思维,强化自我表达能力”为贯通性目标,依托跨学段项目式驱动任务开展整本书进阶性阅读活动。小学侧重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基础阅读方法的掌握,初中强调深度阅读与个性化解读能力的提升,高中着重批判性思维的构建及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活动中,初二和高一学生携手走进“大手拉小手——成长与蜕变”阅读季,合作制作保尔·柯察金和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对比海报。高一学生组织初二学生开展以“成长与蜕变”为主题的研讨会等,高中生言传身教,初中生不甘示弱,突破传统师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精神,在增进友谊的温情氛围中感受挫折磨难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此外,学校阅读课程形成了三维激励性评价体系,分别为同主题下不同学段的进阶性评价,以个人与班级阅读积分赛为主线的奖励评价,由人文历史赏析季、艺术美学演创季、语言文化交流季、自然科学探索季等单元构成的“跨学科主题阅读季”专项评价,通过评价推动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

    课程以主题为纲,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跨学段贯通,有助于教师进行系统性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递进性、有序性和高效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更加开放、协作和创新的育人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显著提高。阅读贯穿小学至高中各学段,已覆盖全校90%以上的学生,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学校超过80%的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更强的阅读兴趣,学校图书借阅量增加了两倍;举办阅读分享会、读书沙龙、文学研讨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创设戏剧社团,公演《茶馆》等大型剧目,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学生的精神风貌更加儒雅书卷、清扬自信。

    (作者单位系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