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拯救火星车”
本报记者 万景达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休眠,需要救援车操控机械臂进行救援……5月14日上午,在湖北武汉举办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一场特殊的“拯救行动”引起了众多中外参会者的围观。

    在全场专家的注目下,一辆AI火星救援车“登陆”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湖畔校区3000平方米的未来学习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AI火星车救援挑战”为主题展开实践。

    “火星救援车智驾测试一切正常,等候登陆指令”“AI语文组汇报,经过测试,救援车智能语音播报功能一切正常”……会场上,孩子们扮演各自角色,行动有条不紊。与此同时,在学校创客室的孩子正在合作进行沙盘测试。模拟运行正常后,孩子又在与AI的对话中学习了解巡线、避障等自动驾驶的基础原理,分组学习各类传感器功能和编程方法,共同优化火星救援车模型,实现智能驾驶升级……

    最终,“祝融号”再次启动,拯救行动圆满落幕。

    作为这一项目式课程的“幕后英雄”,该校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专属AI学伴,在与“学校—企业—高校”的线上联动中优化教学资源适配,使得孩子在这场行动中“事半功倍”。

    结束“拯救”之后,专家来到学校国际交流中心,孩子在这里以“智话星途”为主题,借助AI专属智能体完成多个故事版本、宣传文案和设计素材的成果创作,开发太空主题音乐。随后孩子表演了以中国成语故事《祝融取火》为基础创作的特色戏剧,连线国际友好学校,用双语讲好中国成语故事。

    马拉维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诺里亚·恩钦古拉被孩子的精彩表演所吸引。她主动走上舞台和孩子一起跳起舞蹈。表演结束后,诺里亚·恩钦古拉拿起绘本,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朗读了《祝融取火》的故事。

    “这如同一条无形的航道,承载着中国文化扬帆远航,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神龙小学六(7)班学生刘彦旭说。

    呈现在专家领导面前的只是这场行动的冰山一角。该校信息中心主任,也是这节课的总设计师邓辰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上好这节课,教师先让学生到湖北省科技馆亲身体验,产生了“拯救休眠中‘祝融号’火星车”的问题情境和制作智能火星救援车模型的项目目标。通过VR设备,学生沉浸式体验了火星地貌与环境,并利用AI学伴认识5类传感器的功能。然后学生在“材料车间”选配符合火星车设计方案的标准配件,通过AI学伴生成流程图,并在“组装车间”进行拼装与编程……在这个过程中,AI真正成了孩子学习的“左膀右臂”,扮演了项目规划师、探测分析师、技术研究师、精工制作师、人文创作师等角色。

    “课程整体准备非常充分。”来访的英国商业贸易部相关负责人高度评价这节课,“学生们非常自信且有礼貌,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中也非常棒。”

    “希望日后能带领教师再来神龙小学教育集团交流学习。”在现场参观的澳门圣保禄学校校长陈信望则当场发出了邀请函,他表示神龙小学教育集团在数字教育方面的用心投入,是中国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的一个缩影。

    赞誉的背后是神龙小学教育集团多年来致力于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和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和探索。据介绍,该校曾获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基地、全国科普创新示范校等荣誉,目前构建了“知·行·创”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通过“通识奠基—实践深化—创新突破”的梯度化路径,破解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其中知课程聚焦通识感知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行课程聚焦实践应用层,是面向60%具备兴趣特长的学生的选修课程;创课程聚焦创新突破层,是针对10%的拔尖学生设计的特修课程。

    对于教师发展,该校设有集体备课工作室,教师可以连线高校教授、企业工程师,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名师课堂专区进行线上线下联合教研,实现了“AI数字教师”进课堂。

    “数字教育可以让学校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让教育生态更包容、更智慧,让优质资源可以辐射得更远,让更多孩子拥有个性化的成长支持。”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韩瑾告诉记者,学校发展数字教育的这些年里,她认为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情怀。“只有教师开阔眼界学会更智慧地使用新技术手段,才能让我们的技术真正为教育赋能。”

    “此次数字教育大会将是一个起点,希望今后AI能真正成为师生的好伙伴,成为教育的常态,技术能像空气一样服务师生的个性成长。”韩瑾说。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