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隆桥心语”解难题
廖 波

    “喂,请问是‘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吗?”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他要……”旁边传来另一个略显急切的声音,话音未落,电话匆匆挂断了。

    “挂断的电话”打破了四川省隆昌市“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值班室的宁静。4名值班教师立即分工协作,展开心理救援应急处置。20分钟后市公安局传回消息,电话源头已找到,确认并无险情发生,只是两名调皮的学生为了测试校长在大会上提到的心理援助电话是否畅通。

    2022年,隆昌市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了“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32名志愿服务队成员均为心理学专业教师,他们在指导中心工作室轮流值班,为有需求的青少年学生提供电话或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及援助。

    “孩子总是顶撞家长怎么办”“如何将‘闷葫芦’变成‘开心果’”“熬夜、赖床、不吃早饭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章与视频,聚焦一个个具体问题,为家长提供实用妙招。

    为充分发挥“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的作用,隆昌市打造“1+8+N”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队分小组到8个片区覆盖所有学校开展心理助导、疏导活动。服务队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对全体成员进行督导培训,了解工作情况,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在“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下,各校兼职心理教师跟着志愿服务队成员学习,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队员之间通过集体磨课等方式,弥补了单个学校难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的不足,整体提升了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未来,隆昌市将持续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家校医社协同育人机制,以“隆桥心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为样本,进一步提升专兼职心理教师及班主任队伍的心育素养,构建起层次分明的“专家型”“骨干型”“大众型”心育队伍,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隆昌市教育和体育局心育中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