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领读者说
“读陶”给我力量
廖 慧

    一个月前,中国教师报发起暑期共读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共读者形成了“云上学习共同体”,一起阅读《陶行知文集》,在70余万字的文字世界中遨游、思考、琢磨、对话、共享。在我看来,深入阅读《陶行知文集》,是一次教育思想的传承之旅,是一次深挖内涵的弘道之旅,更是一次反哺当下的践行之旅。

    出生于文化高地徽州的陶行知先生有着“徽骆驼”吃苦耐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独特气质,在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他深深地吸引着无数教育人。

    他的远见卓识,超前洞见了教育与人、与国家、与未来的深刻联系。比如,在陶行知看来,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以生活为土壤、以学生为中心、以创造为方向的育人哲学。其精神与当下倡导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度契合,为当代教师提供着不竭的思想源泉。

    他的教育主张,构建了面向生活的完整教育哲学体系。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创见,其意义不仅在于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更在于构建了扎根现实、面向生命、赋能社会的立体化教育哲学体系。陶行知主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教育的活的教材;他倡导教学做合一,强调学生既要会动脑更要会动手。今天我们提倡以学定教,注重学生的“学”,践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无不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受到启发。

    陶行知的思想贡献,成为奠基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的磐石。比如,在陶行知文集中,有许多文章呈现乡村教育的改造、试验,直指“让每个孩子,尤其是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崇高理想不仅照亮了过去的探索,其思想之光在当下依然熠熠生辉。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激励一线教师树立“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凌云之志,也召唤我们做好每一件教育小事,推动身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思考面向未来的教育之路。

    读《陶行知文集》,我读到了鼓舞人行动的力量、启发人思想的力量、引导人寻找新价值的力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涵,就是把握教育本质的规律与真谛。《陶行知文集》,我们常读常新,更应深思之,践行之,感念之。

    (作者系湖北省监利市崇文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