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从顾虑重重到掌控成长
高 杨

    学校启动校本主题研修项目时,我曾顾虑重重。尽管我已经参加工作20余年,但只是一名执教科学学科不足5年的“年轻”教师。加上当时我正教毕业班,一摞摞作业等着我批改,一个个调皮的学生等着我引导,家中两个孩子的衣食起居等着我安排。我已经被工作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哪里还有精力搞校本主题研修?

    2019年12月5日,校长张金宽带领我们到吉林省大安市第四中学考察,正是这次考察促使我走上了研修之路。在大安四中,一本本翻看教师研修过程手册,聆听学校教师在研修路上克服困难的成长故事,感受校本主题研修给学校带来的发展变化,我被征服了,决心在研修路上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尽管踌躇满志,但我很快就遇到研修路上的第一个难题:如何确定自己的研修主题。研修主题可以说是专业发展的阶段小目标,定位必须准确,否则劳神伤力,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经过一番思考,我提出了“小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的研修主题,上报后第二天领导说主题大而空泛,缺乏具体的切入点。既然主题大了,就换小的。于是我又上交了第二个主题“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但又被告知:主题提出的过程缺少学情分析,针对性不强,缺少研究途径。

    两次受挫,我茫然了,到底什么样的主题才适合?学校领导告诉我,按照《教师研修过程手册》中提出的“学情分析—对照课标—找到问题—查阅资料—结合教材设想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提炼出准确的研修主题。

    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教师教的是学生,不掌握学情怎能教好学生?为了掌握学情,我特意在实验课上观察学生,发现主动动手进行实验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在等、靠、看,缺少合作意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各方查询,我从《大变革中的小学科学教育》一文中了解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一文中知道了设计实验教学的逻辑思想,从《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一文中学到了小组分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主题论证会上,大家根据我的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确立了“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研修主题。正是在反复提炼研修主题的过程中,在读书学习和自我反思中,在研修组的互帮互助中,我找到了自己改进的方向。

    有了研修主题,我便有了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每次探索都力图解决一个小问题,如怎样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后进生积极参与的品质、怎样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等;每次探索,我都要查找资料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然后反思、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为下次探索找到了方向。因此,每次上探索课后,我都收获了幸福的成就感。

    如今,主题研修伴我走过近2000个日日夜夜,我在“问题—学习—探究—反思”的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读书又重新回归我的生活,在我的影响下,学生也养成了阅读习惯。我还有幸加入了学校研修领导小组,与大家一起研究怎样推动全校教师进入自主学习、系统提升、持续发展的旅程。在研修过程中,我撰写的探索成果小论文《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四部曲》《数字化工具支持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模式构建》等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教学设计被评为省、市一等奖,我也被评为市教学先进个人、吉林省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生活与工作依然忙碌,但收获和成长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这何尝不是校本主题研修送给我的最好礼物!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抚松县第八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