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山东省巨野县实验中学
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链”应用策略分析
高桂敏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与策略,构建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背景下,“问题链”教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为主线,驱动学生思维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其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优化传统课堂中提问零散、思维深度不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有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将“问题链”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成为教育工作者主要探究的问题。

    理解数学概念,奠定学习基础。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目前在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中包含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容易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注重概念教学环节,利用“问题链”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概念生成的过程,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奠定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例如,在讲授“对数”概念时,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开门见山地将“对数”定义呈现给学生,许多学生一时间难以“消化”,导致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而开展高中数学“问题链”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设计以下问题链: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它们的逆运算是什么?已知2的x次方等于3,这个x存在吗?如何表示这个x?直接说“指数”行不行,简单说一说理由?为了解决“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问题,我们能否创造一种新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它?通过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对数”的概念,有助于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推理定理与公式,重现发现之路。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其中包含的知识点较为繁多且零散,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小学、初中所学知识才能对其进行理解与掌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问题链教学时,应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设计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定理或公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定理或公式的过程中,需要将讲解的重点或难点知识进行细分,引导学生借助小学、初中所学的知识理解高中数学知识,使零散的知识有机串联在一起,进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函数单调性”时,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观察函数y=x2在y轴左侧和右侧的图像,你有什么发现?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像在y轴右侧上升”?对于函数y=x2,取x1=-2,x2=1,有x1<x2,但f(x1)>f(x2),这还叫“x变大y也变大”吗?我们之前的描述精准吗?那么,应该如何精确地描述“在区间(0,+∞)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能否将你的描述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出来?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能够将“函数单调性”这个大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在解决这些小问题后,最终自己能够推导出函数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思维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师开展“问题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突破学生思维上的难点,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考虑某一数学知识点的实际用处,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验证实际用途与应用规律,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例如,在讲解“几何中求动点轨迹方程”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链:题目中动点M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这个条件能否用数学等式表示出来?等式中涉及哪些点的坐标?这些点的坐标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如何用M点的坐标(x,y)来表示这些已知或未知点的坐标?将表示后的结果代入最初的等式能得到什么?这个关系式需要做怎样的化简和整理才能得到最简形式?我们需要验证或说明什么?在一系列问题引领下,能够驱动学生全方面思考问题,理解不同坐标点的关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在学生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几何中求动点轨迹方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了解此类问题的规律,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将“问题链”教学策略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深入探究“问题链”教学策略,设计出具有层次性与启发性的问题链,驱动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来,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标。

中国教师报